188-2577-3525

精密电阻的分类、优缺点

来源: | 作者:Willer | 发布时间: 2021-04-14 | 31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通过对厚膜电阻浆料的不断改进,精密厚膜电阻技术通过使用多个相互补偿的厚膜电阻芯片,可以实现5 ppm/C的温漂,甚至可以达到2 ppm/C的温漂。准确率也可以达到0.01%。


厚膜电阻的缺点是低电阻部分难以实现高精度低温漂,噪声指标不好。长期稳定性一般比其他精密电阻差。


精密薄膜电阻器


精密薄膜电阻技术的发展代表了可以大量商业化的精密电阻技术,是目前非常流行的精密电阻技术。通过长时间多层薄膜沉积、高精度电阻调整和后期筛选,精密薄膜电阻可达2 ppm/C温漂,精度0.01%,长期稳定性好。


其缺点是功率低,低阻部分指标差,不抗静电,功率系数差,难以满足小批量供货,不同批次一致性差。

精密箔电阻


精密箔电阻虽然早在1962年就发明了,但至今仍是一项非常精密的电阻技术。通过在陶瓷基板上粘贴镍铬合金来实现应力平衡,可以获得接近于零的温度漂移。通过激光刻蚀电阻图形和调整电阻,精度可达0.001%。箔电阻储存6年仅漂移2 ppm,抗静电、无电感、无热点设计、噪音低。


精密线绕电阻


作为早期的精密电阻技术,高精度线绕电阻的温漂可达1 ppm/℃,


并且精度可以达到0.001%,这对于薄膜和厚膜电阻来说是不可能的。好的精密线绕电阻可以接近50M,适合超精密、高阻应用。


由于其他电阻技术的发展,精密线绕电阻因其价格高和电感等缺点而趋于被淘汰。


精密金属薄膜电阻器


精密金属膜电阻的各项指标与精密膜电阻相似。晶圆级精密金属薄膜电阻有被芯片级精密薄膜电阻取代的趋势,但引脚级精密金属薄膜电阻仍然是主流的低成本精密电阻技术。


和精密薄膜电阻一样,电阻调整会产生热点效应,影响电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