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-2577-3525

片式电感与片式磁珠的区别

来源: | 作者:Willer | 发布时间: 2021-09-28 | 21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片式电感器是一种片式绕线电感器,是对传统片式绕线电感器的改进。它采用小工字形磁芯,经缠绕、焊接、电极成型、塑封等工艺制成。电感本身是无功功率元件,不消耗电路中的能量。对于高频干扰,由于磁芯磁导率的降低,电感的电感和电抗分量降低,从而降低磁珠电感对高频干扰的阻断作用。因此,当高频干扰通过铁氧体时,磁珠对高频干扰的阻挡作用仍在增加。


另一种片式电感器是片式绕线电感器,是对传统片式绕线电感器的改进。它采用小工字形磁芯,经缠绕、焊接、电极成型、塑封等工艺制成。这种片式电感器具有生产工艺简单、电气性能优良(电感大、品质因数高)、适合大电流、可靠性好的优点。然而,由于磁芯尺寸和制造工艺的限制,很难进一步小型化。另一种片式电感是由H陶瓷芯通过缠绕、焊接、涂覆、环氧树脂浇铸等工艺制成。由于电极预制在陶瓷芯上,制造工艺更简单,可以进一步小型化。这种电感的电感很小,但自谐振频率很高(一般为5~6GHz,最高可达12.5ghz),更适合高频使用。


在芯片电磁兼容对抗装置中,芯片电感主要用于抑制电磁干扰。因此,比较电感和磁珠(包括芯片电感和芯片磁珠)也应该从这个话题开始。


电感本身是无功功率元件,不消耗电路中的能量。电感器之所以能够阻止高频信号在线路中流动,抑制电磁干扰,是因为电感器在高频信号的作用下反射了一个高阻抗元件,阻止了高频信号在线路中流动,将高频信号反射回干扰源。就本应用的频率范围而言,超过50MHz的应用很少,磁珠为软磁铁氧体磁芯,与需要抑制干扰的电路串联。当频率较低时,铁氧体磁珠仍然是串联电路中的电感。对于高频干扰,由于磁芯磁导率的降低,电感的电感和电抗分量降低,从而降低磁珠电感对高频干扰的阻断作用。同时,铁芯损耗(涡流损耗)也在增加。后者相当于损耗电阻。随着电阻分量的增加,线路上磁珠的总阻抗仍在增加。因此,当高频干扰通过铁氧体时,磁珠对高频干扰的阻挡作用仍在增加。但这一次,磁珠并没有将高频干扰反射回干扰源,而是将高频干扰转化为热能并消散掉。